
什麼是網路社群?
從輸出的形式與功能比較
從設計與管理模式比較
統雄網群版本
我自1992年到世新服務,國內大學尚無網路課程,由於我剛由業界轉任,深知網路前景,故立刻推動網路教學。唯當時網際網路尚未成熟,故使用 Novell 的區域網路架設,無法發揮資料庫與多媒體功能,第一版實為「Web前」版。
1995年推出可能是臺灣第一個的網路教學 Web 系統,此後每學期都會改版一次以上,但若有大型改版:即因應後端的開發技術、資料庫改版,或前端介面之互動功能變更、網站行為達到重大里程碑,則列為改版記錄。
1997年進入多媒體化。
1999年進入網群化、亦開Web 2.0先河。
2002年採用 XHtml 後,在此基礎運作至2014年。
自1995年起,我就有發展 TxES 系統的構想,包括:TxES行為科技平臺、TxES 策略分析知識庫、TxES 網頁/網站/網群智慧因應系統、TxES 有機社群發展模式,在1999年開發芻型系統開始運作,而至 2010 年全部完成,而同時也經由「Google 關鍵字排行榜」驗證,本網群可能唯二擁有全球第一關鍵字最多者,達成預期目標。
2014年Html 5 β 問世,這其實是包括 Html, CSS, DOM (Java) 的超級大改版,也牽動與主流瀏覽器的支援特性。
雖然我在2012年已開始經由 Open ID、雲端硬碟,測試後端互動雲端化,既然大改,就把網群全面雲端化,並作私有雲與外接雲的整合。
另外,自1995年起,本網站內碼一直使用Big5,也趁此轉為Utf-8,這是一個百萬物件以上的轉換,要達到安全精確,是一大工程。故第8版的改版必須分割為2大專案,終於在2014-2015年,逐步落實完成。
自2016年,視各種內容逐步改為「跨載臺-手機優先 RWD」架構;同時由獨立伺服器改為VM。
版本年 |
技術 |
資料庫 |
網站結構 |
介面互動 |
內碼 |
9.1(2016) | Html 5, RWD | 整合雲端式 | Responsive | 彈性CIS, Mobile first | Utf-8 |
8.2(2015) | Html 5 | 整合雲端式 | 彈性CIS | Utf-8 | |
8.1(2014) | Html 5 β | 雲端式 | 彈性多欄 | 整合多語 | |
7(2010) | TxES 式 | Google 排行榜第一 | |||
6(2006) | SP 3.0 | 3欄14區 | |||
5(2002) | XHtml | SP 1.0 | 3欄8區 | CIS 化 | |
4(1999) | Html 4.01 | TxES β | 網群化 | ||
3(1997) | Html 3.2 | ODBC式 | 多媒體化 | ||
2(1995 ) | Html 2 | 檔案式 | 2欄3區 | 中英分站 | Big5 |
1(1992) | NetWare 2.0 | 檔案式 |




